当前位置:
最新资讯>文章详情>

小亚通CEO专栏|大品牌降价、线下关店背后的一些思考

2021-09-15 16:02:06


上周跟福建的合作伙伴做了一个沙龙,谈起国际运动大牌、国内运动大牌如何分食零售蛋糕的时候,大家结合疫情国际大环境和直播中国大环境,通过一些观察到的数据,进行一波分析。

其中耳熟能详的几个国际大牌,比如阿迪达斯、耐克,纷纷做了两个大举动:

1、把中国市场作为主战场,整个销售KPI要拉到全球的50%以上;

2、坚决放下原有的高傲身段,减价、促销,比如鞋服低至2-5折,更加亲民。

我们再来看国内运动大牌,比如安踏、李宁,在今年上半年,分别关闭340、476家门店,同时库存相对年初分别上升10%+、40%+。

鞋靴服饰都是快消品,如果动销、商品周转率差,库存积压,那前面的款式马上成为过气商品,同时会严重影响新品的资金投入。

接下去大家也能猜得到,品牌方会通过降价倾销掉一部分库存来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线,那些不“跟风”减价的品牌方只能库存越来越大,资金流转压力就越大。

写到这里,我多了一些思考和对未来的想象,希望对读者有些帮助。


“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,这是中央在2015.11提出的,目的是通过政策干预,全社会企业参与,解决产能过剩行业的加快出清,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,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,朝着社会资源的供需平衡目标前行。

从提出到现在,经历了5年时间,作为需求侧的消费者分级更加清晰,五环以内的老百姓对商品质量和美感提出更高要求,同时也能支付更高费用去下单购买商品,这波人群我们笼统地叫钱多的人;

五环以外的老百姓被大大小小的各种“拼多多”低价、便利、拼团平台给激励出来,成为剁手超级大军,我们也笼统地叫钱少一点的人。

不管钱多的人还是钱少一点的人,他们都消费升级了,尤其是这几年新进互联网消费的钱少一点的人,他们影响了大部分的互联网商业,需求侧的这个大池子相对于2015年之前更加清晰可衡量了。

这里不得不提一句,当时拼多多成功的时候,一堆高认知的人,包括投资人都想不清楚拼多多的成功的基础是:这一波新进互联网消费的人群实在太大了,9.9包邮的需求太刚了,中国低价成本的货源太多了,拼多多把供需链接了起来!这里拼多多就是一个符合当代商业最好的B2C基础设施,是商家的去库存利器。

说回前面提到的大牌减价,跟五环内消费者的消费升级是否矛盾了呢,跟大众日益向往美好生活所需的新制造、新消费是否矛盾了呢?

回顾2018年,几乎全球的奢侈品品牌都关闭了部分线下店铺,他们在最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不例外。这些不但没有矛盾,从现象看本质,恰恰反映了一些底层逻辑,中国正在不断发生升级的变化:

1、 人们消费更加理性,不断追求实用性,大牌的效应有些削弱(比如大牌的新订单少了,而大牌的二手市场红火的不得了)(部分年轻人还穿上了没有商标的T恤衫)

2、 人们对美感越渴望,同时对中国制造的质量越发认同。大批设计师把围绕美好生活相关的商品重新设计并打造出来,放在各种严选平台销售出去,成为一个个新国货!

3、几乎所有的商品的热度都只能维持一个很短的周期,比如连续剧 “庆余年“、“三十而已”都只能在播放期间,消费者疯狂传播和追剧,相应IP的商品也乘势大卖。这个播放期一过,热度就煞那间结束了,消费者越来越喜新厌旧了,越来越喜欢快餐式商品。

4、工厂的加工能力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强大,有情怀的设计师、4A公司出来的广告人和对生活体验要求高的人都提出了想法,借助工厂加工能力很低门槛做出了新品牌。

5、 产业升级正是当下最热闹的名词,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挖掘和布局产业带的货源和生产工艺。产业带所属政府机构正在集思广益,为推动产业升级做各种新旧动能转换:为商家搭台、找流量、引进科技公司…,放低姿态,成为商家的服务者!

6、 大公司不断靠近工业4.0,智能制造能力不断提升,50件起订、自定义祝贺语、加入交付仪式感等,正在经历大批量生产到小批量定制的“库存可控“的SOP升级:少量快速生产、快速试错,完全是一套打造爆品的逻辑!

7、 直播常态化,全网最低价不断加剧挑战品牌的降本提质能力


总结起来就是:工厂加工能力越发达,不断降本增效,是快速打造品牌的土壤;

消费者触网基数越大且崇尚爱国、实用和性价比,同时分流在不同的电商平台的不同私域里;

所以大品牌放下身段并降价,与新锐品牌抢市场是必然的,最后也未必战胜得过那些设计和营销完美结合的新锐品牌!

小亚通,让电商生意更轻松